中华游戏网
搜索
首页 > 新闻资讯 > 游戏资讯详情

大奖赛的故事(大奖赛的故事2)

2023-05-06 01:42:04编辑:中华游戏网

游戏发烧友来看一下大奖赛的故事,以下6个关于大奖赛的故事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游戏资讯。

本文目录

  • F1车手的经典故事
  • 「F1」Brawn车队不为人知的故事:艰辛的夺冠之旅!
  • 关于运动员的励志故事:跳水冠军胡佳
  • 奥运会的小故事
  • 一次次击败我的对手的名人故事
  • 我要一篇奥运冠军成长的励志故事的资料
  • F1车手的经典故事

    迈克尔·舒马赫

    个人荣誉

    1987年,迈克尔·舒马赫参加卡丁车大赛并获得冠军,开始了其职业赛车生涯。之后,他转到福特方程式赛车,并在欧洲和德国的锦标赛中分获第二(第一名是前索伯车队车手米卡·萨洛)和第四名。1989年,舒马赫参加了德国三级方程式赛车,与他的队友汉塞尔·弗伦岑并列第三名,与第二名仅差1分。1990年,他在该项赛事中5次获胜,并在赢得澳门和斐济大奖赛冠军之后,取得了该赛季德国三级方程式的冠军。

    舒马赫对Sports cars也非常熟悉,他是梅赛德斯少年队的队员,并赢得过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比赛。1991年,他再次驾驶Sports cars赢得了在Autopolis举行的比赛。同年,他初次参加F3000大赛,并在日本sugo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更为重要的是,1991年,舒马赫首次涉足F1,代表乔丹车队参加了比利时大奖赛。他在排位赛中获得第七名,但由于离合器出现故障,在正式比赛时未能跑完第一圈。这是他唯一一次代表乔丹车队参赛,之后,他很快就被贝纳通车队挖走了。

    1992年,舒马赫8次登上F1的领奖台,其中在比利时站首次登上分站赛冠军宝座。赛季结束时,他以53分获得第三名。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并赢得了葡萄牙站比赛的冠军。1994年,舒马赫令世界对他刮目相看,代表贝纳通车队参赛的他击败了威廉姆斯车队的塞纳获得了当年F1的冠军。塞纳逝世后,舒马赫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虽然当时贝纳通车队陷于作弊的谣言之中,但他们战胜了所有的诸如取消资格及禁赛的困难。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一次有争议的事故后,舒马赫尔以一分的优势击败了达蒙·希尔取得了冠军。九次胜利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二个F1冠军。1996年,舒马赫转到法拉利车队。

    那一年,他将不甚可靠的法拉利赛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共赢得了三个分站赛冠军。1997年的竞争更加激烈,他赢得了摩纳哥站、法国站、加拿大站、比利时站和日本站的冠军,并以领先威廉姆斯车队车手维伦纽夫一分的优势进入了最后一站西班牙赫雷斯站的比赛。比赛却又一次出现了争议,两人的赛车撞到了一起。维伦纽夫继续比赛获得了冠军,舒马赫却被国际汽联取消了成绩。

    1998年,法拉利赛车的可靠性能大大加强,迈克尔·舒马赫也定下了取胜的决心。虽然赛季一开始迈凯轮车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但是舒马赫并未放弃,驾驶着法拉利赛车尽力追赶,赢得了6个分站的比赛。在最后的角逐中,舒马赫虽然获得首发位置但起跑并不理想,随后又在比赛中爆胎,从而第三次失去了夺冠的机会。

    1999赛季对舒马赫来说并不顺利,他在开幕赛中就遇到了问题,但随后他迅速领先。正当他有望为法拉利车队夺得冠军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在英国站第一圈的比赛中,舒马赫的腿因事故骨折,好几个月无法参加比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赛季继续进行而无能为力。他在当年最后两站的比赛中重回赛场。尽管舒马赫的队友埃尔文最终以微弱的差距失去了年度冠军车手的头衔,但他们为法拉利车队夺得了自1983年以来的第一个年度车队冠军。

    2000赛季,埃尔文加盟美洲虎车队,舒马赫开始与巴里切罗搭档。这个赛季无疑成为舒马赫赛车生涯中最辉煌的赛季。赢得头三站的比赛后,似乎这位法拉利王牌车手冲冠的势头无人可挡。虽然赛季中段的一些失误使舒马赫领先迈凯轮车手的优势大大缩小,但舒马赫夺冠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在倒数第二站日本铃鹿站的比赛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并为法拉利车队夺得21年来首个年度车手冠军。在最后一站马来西亚站中的比赛后,他还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年度车队冠军。

    2001年,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从第一站澳大利亚站的比赛到最后一站日本站的比赛一直占优。在17站的比赛中,舒马赫打破了无数的纪录,并在倒数第5站匈牙利站的比赛中提前赢得了他的第四个世界冠军。他现在是赢得大奖赛冠军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超过了阿兰·普罗斯特的52次,以及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五个世界冠军的纪录,舒马赫带着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强大的法拉利车队一起开始了2002年赛季。

    从赛季的第十一站起一直到整个2002赛季末,这位德国明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证明着他的冠军实力。而2002年在奥地利也出现了不光彩的一幕,队友巴里切罗迫于车队压力将胜利让给了舒马赫,接踵而来的是车迷们对站在领奖台上的世界冠军嘘声一片。至今这一举动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2003赛季,舒马赫与吉米·莱科宁和胡安·帕伯罗·蒙托亚对冠军头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混乱的美国大奖赛使又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了舒马赫的囊中之物,同时德国车王获得的的车手冠军头衔也增加到了了6个。2004赛季,迈克尔·舒马赫再次统治了F1赛场,在前13场比赛中他获得了其中12场比赛的胜利,加上在赛季倒数第2场大奖赛-日本大奖赛再次拿到冠军,从而使自己在2004年的获胜场次达到了13次。今后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有人能够打破舒马赫获得7个车手总冠军的这一纪录了。

    2005赛季没有被迈克尔·舒马赫打破的纪录已所剩无几,我们唯一想知道的是如果他能够接受一位水平相当的车手作为队友的话,他还能获得多少车手冠军头衔、拿到多少场大奖赛的胜利。不幸的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车手到底有多么伟大。

    F1世界大奖赛自1950年举办以来,迄今为止一共产生了27名冠军,其中有13人曾经获得两次以上的冠军。其中胡安-曼纽尔-范吉奥一共获得五次冠军,这个记录使其他冠军车手黯然失色,整整保持了五十年无人打破。而现在,迈克尔-舒马赫,则以他的七届冠军成为新一代巨星,他的成就超过了前辈,在同时代的车手中更是无人可比,而且他似乎一点都没有退步的迹象。

    职业生涯:

    1973年-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

    1984年-德国少年卡丁车冠军

    1985年-德国卡丁车赛少年组冠军,世界少年卡丁车赛亚军

    1986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季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季军

    1987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冠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冠军

    1988年-德国卡丁车赛冠军,欧洲福特方程式亚军,德国福特方程式第6名

    1989年-德国三级方程式亚军

    1990年-德国F3锦标赛冠军

    1991年-初次亮相F1赛场,并分别代表乔丹及贝纳通车队出赛

    1992年-完成F1赛季,获得车手总积分第3

    1993年-取得52个积分列成绩第4

    1994年-击败希尔夺得世界冠军

    1995年-代表贝纳通车队再次夺得世界冠军

    1996年-加盟法拉利车队初显车神本色,列总排名第3

    1997年-参加F1比赛,虽然积分列第2,但被指故意下维伦纽夫相撞被取消成绩

    1998年-参加F1比赛取得86个积分,但只能屈居第2

    1999年-由于中途的比赛发生撞断脚的意外,最终只取得44分,列总成绩第4

    2000年-为法拉利车队获得21年来首个车手总冠军,同时也赢得了车队总冠军

    2001年-提前4站夺得车手总冠军,舒马赫因此写下光辉一页

    2002年-本年度舒马赫记世人的焦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拿下第5次F1车手总冠军

    2003年-在前几站发挥不理想,但随着F2003-GA 的推出,舒马赫再次证明了他才是当今的车神,成功第6次赢得车手总冠军

    2004年-继续代表法拉利出赛,毫无悬念地第7次夺得世界冠军

    2005年-一站一胎的比赛,让舒马赫只赢得闹剧般的美国大奖赛,凭借其经验,最终名列年度第三

    2006年-在蒙扎赛道夺冠后,宣布2006赛季结束后退役

    2006年巴西站后退役。

    车手点评:

    可以说,舒马赫是当之无愧的车神,如果你说舒马赫之所以能取得世界冠军是因为他所效力的是一支好的车队,那么,在2003赛季,舒马赫的表现可以将这一番言论彻底粉碎。在赛季之初,舒马赫的实力一度受到怀疑,2003赛季舒马赫的冠军应该说是最艰难的一次,F2003-GA并没有真正让舒马赫成为无敌,在关键时刻,舒马赫靠的是自己的经验,出色的技术,以及临场的发挥,当然不能缺少的是天赋,舒马赫就是集这些因素于一家的车王,当然,你可以说舒马赫也有挺多缺点,他在比赛关键时刻的抉择的确受到一些争议,但月无圆月,人无完人,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车神在2004赛季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吧。2004赛季,舒米叙写着辉煌,他的红色江山,已没有人敢于觊觎!尽管2007他走了,但我们知道他 是舒迷心中永远的王者!

    「F1」Brawn车队不为人知的故事:艰辛的夺冠之旅!

    势如破竹,但一出错就完蛋的旅程 在澳洲开幕战取得胜利后,Button在接下来的6场大赛中豪取5胜,为自己与Brawn车队的冠军之路打下了极佳基础,虽然这样的强势成绩证实Brawn车队在这段的心血没有白费,不过对他们来说,运气也占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Brawn车队缺乏资金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只要在比赛中出现一次重大意外,他们就有极高机率被迫退出赛场。 「我们在雪邦的第2站(马来西亚大奖赛)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结果尾声下起了倾盆大雨,导致比赛不得不中断」,首席策略师James Vowles表示,「我们将赛车停放在起跑格上等待赛会进一步通知,当我们将方向盘拆下倒放时,发现雨水竟然从底部流出来,心想『这下真的完蛋了!』」 「我们没有备用方向盘,所以如果赛会宣布比赛重新进行,我们没办法重新发车,所以最后赛会裁定比赛提前结束时,我们庆幸这场比赛捡到了。我们开幕的这6胜真的是得来不易,确实我们有最快的赛车,但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我们也没办法拿下胜利。」 「我们在开季前好不容易将三组车架中的其中两组更改成适合Mercedes引擎的设定,等同于车架只要出状况就完蛋」,首席空力设计师John Owen表示,「如果让对手知道这一点,我们从周五自由练习起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未经过修改的车架带着一起到处跑作为宣示用,让对手们知道我们是有备而来——当然他们不会想到这组车架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多余料件。」 「所以我们只能见招拆招,连基本的保养都难以进行」,Vowles表示,「因此我们到巴林时,赛车状况其实糟糕到不行:车舱内有多到数不清的待清除碎石,外加许多其实得重新整理的破损,所以我们的赛车在那时已经不是场中最快的了。」 「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们曾在凌晨3点还在想该如何修复赛车破损,总部的人也试着搜刮厂内所有剩余的碳纤维布来制作备用套件」,赛道工程师Simon Cole表示,「我们有足够的人力,但却没多余的资金买赛车备料,所以大家都竭尽最大努力让一切不出问题,虽然我们现在(Mercedes车队)仍擅于此事,但回想当时真的是会让人瞠目结舌。」 「当时我们可以使用辅助电动马达调整前鼻翼的角度,但我们的马达实在是烂到不行,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慎让马达碰到水的影响」,Vowles表示,「而且更惨的还在后头,由于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处理问题,导致其中一颗马达不时挂点,让前翼的设定有时会与设想的天差地远——这真的是恶梦一场,而且也影响了赛车整体的性能,虽然表现仍是我们想要的。」 「我记得我在巴林时,我修前翼一路修到凌晨2点,然后无可奈何的直接在维修库房打地铺,我们的技师Evan Short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之所以会这么做都是希望赛车能给予我们回报。」 「其中一场比赛甚至还发生前鼻翼的襟翼错置!」赛道电子工程师Rob Chant表示,「襟翼有分左右两侧,当你走到前鼻翼前,你会下意识地把左侧襟翼放到视线左侧,右侧亦同,但实际上的位置应该是相反,我们就犯了这个错。」 「这件事发生在巴塞罗那(西班牙GP)周日上午的Rubens赛车上」,Button组工程师Andrew Shovlin表示,「结果前鼻翼反而获得更多的下压力,让抓地力变得过强;而且出包案例不只一起,像是在摩纳哥时,我们被迫将Jenson的赛车轮圈护板反装,照道理来说轮圈护盖孔应该要在内侧,但团队却做错了!」 「发生这件事的基本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没有多余心思写说明文件,虽然有赛车设计图,但设计图通常也不会对此作详细说明,所以我们在排位赛结束后问了FIA技术监督Joe Bauer能不能让我们修改回正确设计,结果他说不行,后来我看了模型商制作的纪念模型,我发现他们也将这个错误重现!」 惊险的双料冠军 经过了前7场大赛后,大车队群站稳脚步并作出反击,让虽然有赞助商进场,但仍阮囊羞涩的Brawn车队在场中已完全没有优势,Button与Barrichello也因此慢慢滑出颁奖台的竞争。 不过在后面的10场大赛里,Brawn车队还是靠着Barrichello拿下了欧洲(瓦伦西亚)与意大利两大赛的胜利,让车队在赛季倒数第三站的日本GP赛后大致锁定年度车队冠军(虽然当时Brawn车队与暂居第二的Red Bull车队积分差离锁定冠军仍有0.5分),让问题剩下握有一场大赛优势的Button能不能在巴西将年度车手冠军之争完全底定。 「老实说,Jenson在赛季后半的表现下滑相当多,除了争取生涯首冠的庞大压力外,我们的赛车战力和其他队相较下没有提升许多,让求胜变的相当困难」,Vowles表示,「特别是当气温较低时,我们要花上比对手们更多的时间才能让轮胎达到工作温度,这对Jenson来说相当困扰,也使他慢慢丧失信心。」 「此时越来越多人向他说『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厉害了,不管怎样你就是世界冠军』,简单的说,『Jenson拿不到冠军就是我们的错』,让我们之间出现隔阂。我们一直向Jenson说『我们了解状况,我们已经尽了一切努力,请你要相信我们』,而且告诉他巴西就是争冠关键,此时Jenson也意识到如果再不振作起来,世界冠军可能真的就没了。」 「我也告诉他机会一直在,不过在这段期间我们只看到他越来越消沉,车手与车队间的关系会影响到车手的表现,而进展却不如我们所愿。」 「Jenson在巴西赛前忧心忡忡,他担心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Shovlin表示,「『如果我们不够快该怎么办?』、『如果我们输了该怎么办?』等等,我们在当时已经无法再为赛车进行任何升级,让明明是领先者的Jenson恐惧感顿时达到最高点。」 「但即使如此,Jenson依旧发挥其所长,尽可能的拿下最好的成果,其实Jenson那年的总和表现并不差(全年仅有比利时退赛,且其余16站全数拿下积分),而且即使发生失误,他收复失土的能力也相当好,但争冠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再加上我们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形,能给予他的支援真的不多;所以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达成最好的结果,而且以当时的状况来说,我们在最后翻船的机率也相当高。」 「总之,我们不想看到战线延长到阿布扎比闭幕战,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当冠军领先者陷入困境时,情势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我想Jenson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大家都因此充满焦虑。」 「巴西一战充满了戏剧性」,Cole表示,「虽然Jenson即将拿下世界冠军,但当时我们早已没有优势,而且他当时的排位赛成绩糟糕透顶,只有第14名,让他在排位赛后难掩沮丧。」 「我记得我当时跟Jenson说,『这对你来说会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因为这反而是你的优势,而且比赛可能途中会下雨,或是发生各种状况,总之一切都会没问题』,结果确实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比赛,因为摄影机虽然一直锁定比赛的领先者,但Jenson在比赛中一路向前,一步一步地巩固着他的冠军优势。」 「最后Jenson以第五名完赛,提前一站拿下世界冠军,真的很棒」,Button组技师Martin McCracken表示,「这种感觉难以述说,但我们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封王庆祝活动很快地在库房内展开,我们就这么一路疯到晚上,而且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库房内留下许多瓶瓶罐罐,那样的感觉真的是好到不行。」 「这对我们真的是如释重负」,Shovlin表示,「当我们狂欢时,Nick Fry执行长则是在忙着改我们的机票,因为如果我们在比赛当天晚上就离开,我们就能省下一天的住宿费。但不管怎样,我们的重担终于卸下了,特别是这对我们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以我们的处境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在巴西时获得了当地啤酒商Itaipava的赞助」,Cole表示,「意思简单说就是『送我们冰凉啤酒,我们会将贵公司商标放在冠军赛车上作为回报』,我相信许多人到现在还在纳闷Itaipava到底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Itaipava只是位于圣保罗的一间小酒厂,虽然我知道喝起来如何,但我不会说。」 「总之我们拿到了装满两台大冰箱的啤酒,我们现场人员喝了一半,剩下的全部运回总部让所有人共享,我想总部里的同仁应该都拿到至少两三罐吧?」 「我们当时在库房狂欢,虽然我当时基本上是不在工作期间喝酒的,但为了庆祝,我还是破戒了」,Chant表示,「之后我们晚上在夜店办了庆祝狂欢派对,一路疯到凌晨4点半才被店家强制送出场,当时我们许多人想尽办法不让Ross离开,但他实在太壮,我们挡都挡不住,总之我们当时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当时的影片我有留着」,Rubens Barrichello赛车首席技师Nathan Divey表示,「时间是午夜时分,车队的所有成员都在,Ross与他的太太Shov站在舞池中央,旁边是Simon Cole,大家一路唱着冠军曲,最后Ross举起手来表示他有话要说,我们因此竖起双耳听着:『这是了不起的一年,相信大家今晚都玩得相当开心,但是时候回去休息了!』」 「那晚的帐单真的是相当长」,Chant表示,「结帐时收银机吐出好几英尺长的帐单,让酒保活像在捡彩带,因为那年我们真的没有太多机会庆祝,所以大家都完全喝开了,那是相当难忘的一夜,特别是隔天早上你还得克服宿醉,带着你的室友一同离开酒店到机场。」 Mercedes出手收购 在巴西大奖赛结束后,Brawn车队成为第一支在出赛首赛季就拿下双料冠军的车队,而在赛季期间,Brawn团队持续在台面下与Mercedes讨论收购事宜,并在赛季结束后的11月16日达成共识:Daimler集团与阿布扎比投顾(Aabar)买下Brawn车队75.1%股份,成为现在的Mercedes车队,消息指出相关收购金额高达1.1亿英镑。 不过Mercedes的收购并未阻止新科世界冠军Jenson Button转投McLaren车队的决心,Rubens Barrichello也在Mercedes收购车队前宣布转战Williams车队,让顿时没有参赛车手的Mercedes车队先是从Williams车队挖角了Nico Rosberg,然后说服引退的七届世界冠军Michael Schumacher复出... 「我们当时都在讨论即将发生的事情,以及下赛季与Jenson的离队」,Brawn行政助理Nicole Bearne表示,「事实上,我们是在McLaren车队发布新闻稿时才知道Jenson的决定,那天他为了全队队职员举行一场小型签名会。」 「当天下午他走进车队总部,然后开始为大家签名,然后有人拿着迈凯伦新闻稿对Jenson说『可以帮我签名吗?』当时我才惊觉原来迈凯伦已经挖角Jenson,虽然我们不知道迈凯伦是从何时何处着手的,而且那一幕真的很有趣,但我们也心想『世界冠军要离开了,我们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当时是圣诞晚会前一周,然后我们突然接获通知要调整赛车座位设定」,Divey表示,「我当然只能回答『没问题...我们要调整哪些地方?』虽然我们觉得这个时间点相当怪,但我们还是在周六晚间的晚会前完成模型车的设定,并等着那位可能人选到来。」 「当时Jenson已经表示会离开车队,我认为大多数成员可能感到有些受伤,因为我们一起共患难了一年,结果他就这么为了优渥的待遇离开——即使事情并非如此,但最遗憾的就是我们没办法在下赛季使用1号赛车出赛。」 「然后我们开始做事,然后我想到『啊,搞不好有大咖要来了!』我记得当我在厂房中散步时,有人说他刚看到一个安全帽袋放在一边,我偷偷打开一看然后惊觉『我记得这顶帽子的主人!』数小时后,我们见到了被Ross说服而决定复出的Michael,这是另一种奇特的感觉。」 「我们当时决定向同仁们卖关子」,Bearne表示,「因此我们先把所有同仁集合到礼堂,然后将Michael送到总部门口,当大家都集合完毕后,我见了Michael并送他到礼堂后门,然后等着Ross过来宣布这件大事...总之计划进行得相当顺利。」 「Ross当时只简短说了一句话,『欢迎我们的新车手Michael Schumacher』,当Michael走上舞台时,尖叫声与掌声差点掀开礼堂屋顶,他就是这种人。『我的天啊! 』你可以感觉到台下的紧张气氛,然后会在一瞬间爆开,让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 「总之,Brawn车队的一切已经伴随着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虽然结果相当美妙,但这种事我绝、对、不、会想再体验一次!」赛车涂装总监Andrew Moody表示,「当自己辛苦保住工作并交出成绩时,你绝对不会想对刚被炒鱿鱼的人说出这段历程,确实车队在经过强迫瘦身后运转的相当顺畅,但我们裁掉的是与我们共事多年的同事,这并非相当容易的决定。」 「2009年赛季告诉各位的是一支大厂队如何迅速转型成小型私人车队的历程」,赛车组装总监Peter Hodgkinson表示,「这段时间我们学到为了生存所需做出的各项决定,以及如何维持自己的心态,因为到了暑假之后,你真的会觉得这一切相当不可思议,且永生难忘,经历这一切的我们永远都是这个团队的一份子。」 虽然Mercedes车队在收购的前几年成绩并不突出,让Daimler集团一度想要撤出,不过在Daimler集团首席执行官Dieter Zetsche的力排众议下,Mercedes车队终于在2014年的混合动力时代起获得史无前例的双料冠军六连霸,建立银箭王朝。 本文所有受访者皆为Brawn车队当时成员,现在他们仍是Mercedes车队的一份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运动员的励志故事:跳水冠军胡佳

    胡佳,有人叫他“拼命三郎”,还有人叫他“战神”。可怎么想,这几个字也不该和一个21岁的男孩沾上边。然而,为了久等4年的奥运冠军梦,胡佳说,他只有拼,没有退路!   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队选拔赛,队内的排名是田亮第一,黄强第二,胡佳第三。当时参加奥运会男子跳台项目的名额只有两名,胡佳是替补。   比赛前一个月,黄强训练中手腕骨折。本来一直是黄强和田亮配合双人,队里突然有一天通知胡佳:决定由他和田亮配合双人。大家一下明白,胡佳从替补成为了正选。   胡佳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拿过一个单人的全国冠军,甚至没参加过一次世界性的大赛,竟然就要去奥运会了。 一下子,舆论哗然。 “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特高兴、特紧张?”当时几乎每个记者都问了胡佳这个问题。 “高兴是一定的,但一点都不紧张。”胡佳分析当时的状况:“首先,当时国外和我交过手的只有萨乌丁。奥运会前我们比过3次,两次都是我赢他。心理上我没负担。2000年6月份在田亮的老家西安,我也赢过田亮一次。其他人反正都没比过,也无所谓害怕。出生牛犊不怕虎,当时在我心里就一个感觉,我没有对手!”   17岁的胡佳轻装上阵,去了悉尼,对他来说,自己就是一张白纸,比赛的任何结果对他都正常。   悉尼的赛场,前3个动作胡佳跳得很好,第3个动作,7个裁判甚至有6个给了他10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在第3个动作之后高出田亮30分。 第4个动作626B,胡佳一直告诉自己:“要跳得好一点,好一点,再好一点……” 他上了跳台,起跳、空中翻腾,都很完美,入水的一瞬,胡佳的身子向后倾了一下,大片水花紧随其后,全场轻嘘一声! 无疑,626B这个动作砸了。就因为这一个动作,田亮后来居上,竟比胡佳高出了50分,并以总成绩高出胡佳21分的优势排在了第一。 后面的两个动作胡佳发挥稳定,赢回了10分。但他还是输了,输给了田亮,也输给了自己的稚嫩。 拿到双人和单人跳台的两枚银牌,胡佳回国了。等待他的依然是鲜花和掌声,可他却特别不甘心:“如果入水的瞬间我能控制得再好一点,冠军就是我的!” 胡佳开始相信自己:“如果我有足够的经验,我有实力成为奥运会冠军!”   2000年之后,胡佳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战胜田亮,而且是在田亮退役之前。”胡佳主动向队里提出要求,给自己提高难度。 于是,胡佳开始练习5255B这个当时难度系数的动作。紧接着的世界跳水锦标赛,胡佳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这个动作,尽管只得了第4,但有人开始说,胡佳是“中国跳水难度第一人”。 没过多久,胡佳开始练习407B。这是个面对台、向台内翻腾的动作,只要运动员稍不留神就可能碰台,危险性很大。以前有人跳过,但在世界大赛上一直没人敢用。   两个动作是胡佳的杀手锏。为了练好它们,胡佳已经记不清自己受过多少次伤。训练中,教练让跳5个,胡佳要是不满意,一定再给自己加5个,直到满意为止。胡佳坚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   雅典,新的轮回   雅典奥运会,胡佳告诉自己,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 但事情往往就不会那么随人心意。雅典奥运会前3个月,胡佳的脚腕韧带在训练中拉伤了。 “当时脚肿得很大,我想,完了,不会是韧带断了吧!可别成了第二个黄强。” 还好,队医的诊断仅仅是拉伤。之后的两个星期,胡佳在医生的嘱咐下卧床休息,而奥运前的4次大练兵,即2004年世界跳水大奖赛,也在胡佳卧床的同时展开。 “奥运会就在眼前。别人都在抓住大赛机会多锻炼锻炼,而我……”胡佳感觉自己像一只掉队的大雁,心乱如麻。 离大奖赛最后一站——上海站的比赛还有一周,胡佳终于恢复到可以参加一些队内训练了。胡佳告诉自己,雅典奥运会前只有这一次大赛能够练兵了,就算单腿跳,我也要去,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 “伤还没全好,不要去。”领队和教练都给了胡佳这样的建议。 胡佳没有改变主意。   比赛前一个星期,胡佳说,他是把一分钟的训练时间当成两分钟来用,胡佳像疯子一样给自己加量,最后,打了两针封闭,他上场了。 整个比赛胡佳都觉得脚腕钻心地疼,可胡佳还是赢了。那是他印象里最艰难的一次夺冠。 随着上海大奖赛的结束,雅典的战鼓慢慢敲响。   胡佳又开始偷偷给自己加量,教练怕他练过,没少批评他,胡佳有自己的想法:“哪个动作没练到我满意的程度,我一定会想办法把它攻下来的。而且,我觉得自己的力量也不够,要多练。”   训练时间之外,胡佳每天还要拉着爸爸妈妈陪他打羽毛球。他一对二,老两口轮流上,还是招架不住。   “雅典奥运会前的心情很复杂。之前失败过那么多次,我都没有放弃,就因为自己的信念没有断。尽管有时候练得都想吐了,可我还会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北京时间8月29日凌晨,胡佳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了,他站到了自己最想站的位置——雅典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跳台的跳板上。 和悉尼一样,前3个动作胡佳发挥正常,排到第4。第4个动作407B,这个动作是胡佳在大赛上第一个用的,以前比赛,这个动作的成功率也有90%以上,他坚信自己不会再犯和悉尼奥运会同样的错误。 漂亮的起跳,近乎完美的翻转,胡佳成功了,他把比分追到了第2。   最后两个动作,307C和5253B,胡佳成功地完成了。最后一跳,胡佳得到了100.98的全场分! 胡佳终于拿到了自己跳水生涯中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奥运会的小故事

    21年前的7月13日,一个小生命在上海西北角呱呱坠地。为了给这个小家伙取名字,他的姑夫、姑姑都赶来了。“他爸姓刘,你姓吉,就叫刘吉吧。”姑姑对吉粉花说。“刘吉,刘吉……”吉粉花念了两遍,感觉再加个“生”,就是“留级生”了。“不行,不行,那就用‘吉祥’中的祥字吧。”生为大学教授的姑夫为孩子定了“音”,不过最后还是刘学根定了“形”——刘翔,当初取“翔”字,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展翅高飞。

    21年后的8月27日,刘翔真的飞翔了。在雅典湛蓝的爱琴海边,在国人的注目下,他站在110米栏决赛的起跑线上……

    上海的弄堂里……

    普陀区,在上海叫做“下只角”。因为那儿属于工业区,居民通常都是双职工。刘翔就来自于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海人家。”

    夜色中,一群光着膀子的男人在乘凉。在北京,那叫“膀爷”,在上海,这叫“赤膊”。刘学根,一个52岁的上海自来水厂司机,就“混迹”于这样一群男人中。

    鼻梁上架着的眼镜,一看就知道“饱经风霜”,30来岁才结婚生子,刘学根经历过苦难岁月,他不舍得花钱,甚至是在刘翔去雅典“飞翔”时,他还把那部破手机送去修理,害的儿子好几天找不到父亲。

    吉粉花,一个有着王安忆小说中老上海主人公般名字的普通女子,“下岗”在家,围着“儿子、桌子和菜篮子”转的中年妇女。“我们翔翔……”每次说起儿子,吉粉花都会以这四个字打头。刘翔,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武宁路同真北路的交叉口,有一个叫做“海棠苑”的小区,小区入口处还在进行施工,到了半夜,甚至连车都打不到……

    刘翔家就住在“海棠苑”内,门牌号是真北路1902弄46号,房子是刘学根单位分配的,老式公房一栋挨着一栋,灰色的墙面已经斑驳。

    这样的弄堂是藏不住秘密的,东家长,西家短,在人们口头上流传。“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在上海,近邻是可以胜过远亲的。“老刘,你老婆正在马路上看你儿子的照片呢。”10分钟后,吉粉花就同一群姐妹出现在刘学根面前,“我看到我们家翔翔了,就在立交桥那边的大广告牌上面。”

    2002年,刘翔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后,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那场面,至今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二室一厅的房间,客厅小的只能坐下几个人,彩电、冰箱、沙发……一切都是普通人家的摆设。

    刘翔的房间在客厅左手边,粉色的床单,一眼看去,就是桌上的三个“世界田径黄金联赛”奖杯。床头边,有个梳妆镜,很古朴的那种,与整个房间的基调有些格格不入。镜子只能照出半个人影,因为上面贴着刘翔的照片,还挂着他在大大小小比赛中获得的奖牌。

    吉粉花从箱底翻出几本相册。大红色的相册上蒙着一层淡淡的灰,里面的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一个胖嘟嘟的男孩戴着小瓜皮帽,咧嘴笑着……

    其实,吉粉花是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的,因为心疼。“翔翔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做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是她最大的幸福。

    12岁那年,刘翔还是个瘦弱的“小鬼”,被启蒙教练顾宝刚“发掘”纯属偶然。“他的个头只比同龄孩子高半个头,而体质上又过于单薄。一时间我也不好判断他是不是练田径的料,通过两年的观察,我发现他尽管瘦弱,但柔韧性好,脚底下速度快。”顾宝刚回忆时说。

    开始,刘翔练的是跳高,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很快出现了。1996年上海市青少年田径比赛中,刘翔轻松拿下100米冠军,“速度快,节奏好”,这令看台上的一个人眼前一亮,他就是孙海平。

    亲情与名师

    是孙海平成就了刘翔,还是刘翔成就了孙海平,这一切,现在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孙海平的坚持下,才有了今天的刘翔。

    跨栏,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个很冷的项目,也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项目。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让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背着书包,刘翔离开了训练基地。

    “那天下着很大的雨,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我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现在回想起来,刘学根还是一脸感激之情。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刘翔叫孙海平“师傅”,在他心中,师傅是他半个父亲,因为孙海平不仅用“高效益全面训练”法和“多因素综合训练”模式培育出了一个世界冠军,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刘翔如何做人。

    刘翔长大了,个子高高的。吉粉花特别爱和儿子上街,她喜欢听到人们夸刘翔,又高又帅,随后再来一句:“长得真像你妈妈。”从前,人们都说,这是吉粉花的儿子刘翔;现在,人们都说,这是刘翔的母亲吉粉花。

    在上海,双职工的孩子通常都由老一代拉扯大,刘翔也不例外。“他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那时候我们家的情况不太好,我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他母亲也在商店里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刘翔,对老人家的感情特别深。2001年,饱受胰腺癌折磨的奶奶去世了,刘翔正在参加九运会110米栏比赛,奶奶没能见着孙子最后一面。刘翔哭了,刘学根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儿子哭的那么伤心。

    那件别致的毛皮背心,是布鲁塞尔大奖赛时买给父亲的;那只路易斯威登的皮包,是巴黎世锦赛上给母亲带回来的;还有那一大袋化妆品,是日本巡回赛后送给母亲的礼物……“他们平时很节约,自己都舍不得花钱,”刘翔很孝顺,“我希望妈妈能更年轻、更漂亮。”

    在中国,田径运动员的收入都不高,即便达到像刘翔这样的“腕”,但“金钱并不是唯一。”这是刘翔最爱说的一句话。雅典的成功,让刘翔一夜之间富裕了起来,“我也不知道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对我来说,钱只要够用就行了。”“飞翔”,是想证明自己,对于金钱,刘翔唯一的愿望就是能为父母买一套宽敞些的住房。

    训练场上,一堆穿着相同运动衣的人中,刘翔一眼就能被认出,因为他走路最“拽”。刘翔训练经常偷懒,用刘学根的话就是“他努力训练就说明不对头了”。即便是在备战期间,刘翔的训练量从每天的4、5个小时缩减到2、3个小时,他还是会在跑五圈时,偷偷减掉一圈。

    在跨栏这个项目上,是需要一点天赋的,而天赋包含两种,一种是身体条件,另一种就是悟性,刘翔靠的就是悟性,还有孙海平特殊的指导方法。每周,孙海平只安排18个小时的训练量给刘翔,平均每天三小时,在备战期间还会减少。正是这种“偷懒”的训练方式,让刘翔每次一上场都精神饱满。“我在训练的时候很放松,练得差不多就玩会,或者和队友聊聊天。”因为刘翔不是“一根筋”的运动员,“一根筋”太容易断,特别是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刘翔没有断,他顶住了。

    除了跑步,刘翔爱唱歌,平时总爱摆弄他心爱的MP3。凭着一首《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刘翔还得过上海田径队的卡拉OK大赛一等奖。他也同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一样,有着青春痘的烦恼,他会跑去医院,配上许多药水,每天对着镜子抹,希望自己能够更帅,更讨女孩子欢心。

    他会指指自己的金色战靴,说道:“不用我自己买,他们都会为我定制。”然后,摸摸自己的“马桶”头,笑道:“我没觉得这个发型有什么不好,我喜欢学生头。”

    他“跳”上领奖台

    当刘翔站上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冠军领奖台时,他用的动作是“跳”——一个大字形的,有些蛮横的,跳了上去,将黑皮肤的和白皮肤的,统统“踩”在了脚下。

    接近两个身位的领先,是一种征服,完完全全的征服,让所有的对手,输的心服口服。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的成绩,让在预赛中“马失前蹄”的约翰逊也不禁汗颜——即便他撑到了决赛,也未必跑得过刘翔。

    刘翔,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黄皮肤的亚洲人,打破了世界短跑百年不变的格局。

    “是的,今天我是世界冠军,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也能飞起来。”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在决赛上亲手打败约翰逊,下一回,我要亲自战胜他。”

    “到2008年奥运会,我要再把世界纪录破了。”

    “我和教练的配合,已经是属于超级完美,超级拍挡的感觉。”

    很少有运动员会说出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夺取奥运冠军,打破世界纪录,他们也只会循规蹈矩地说些诸如“谢谢教练,谢谢父母”,随后跟出一句“我兴奋的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是的,很多人都说,刘翔很狂。

    但,既然年少,为何不狂?

    110米栏的对决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自己。千万别跟着别人的步伐跑,那会打乱自己的节奏。刘翔,一个充满自信的21岁上海大男孩,用自己的双腿,向世人证明,一切都有可能。

    一次次击败我的对手的名人故事

    一次次击败我的对手的名人故事   人的一生,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对手,跨栏飞人刘翔的看法是:没有对手,就没有动力。他因此感谢他的对手,那些曾在跨栏上成为他的目标,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对手们。下文摘自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我是刘翔》。   从小时候打玻璃球开始,我的好胜心便出奇地强,别人比我厉害,我就要比别人更厉害,不知道这点是否影响了我以后的跨栏生涯,但觉得,给自己设立个目标,总是好事。   刚进孙指导队里的时候,我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水平最差的一个,我的师兄们大多是有冠军头衔在身了。而我的目标,最终锁定在和我同跑110米栏的师兄沈真声身上。   沈真声比我大两岁,1997年到1998年,他三次打破全国少年跨栏纪录,而最厉害的是,他曾获得199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110米栏的冠军,那可是世界冠军啊!   记不清了,多少个傍晚,我自己留下来单独加练,其实我也想和沈真声他们一起去玩,但我知道不可以。我的底子比别人差很多,要超过别人,就必须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   和沈真声的正式交锋,其实就是那次入队一个多月后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也就是我跑出14秒18的“健将”级成绩的那次,那次沈真声只比我快了0.01秒!虽然有点遗憾,但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我能超过他!我可以的!”说来很奇怪,每次我有这种感觉,我就会真的在下一次比赛中超过对手,比如之后与陈雁浩的对决,再后来和约翰逊的对决。   果然,2000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南京站,我跑出了14秒06,获得第二名,而沈真声是14秒27。我真的超过他了!   而那时,或许是下意识的,我开始留意另一个人的名字,那个名字写在了那次南京站比赛第一名的位置上:陈雁浩。   ……   陈雁浩这个名字,当时在我们练跨栏的人听起来,恐怕就像在NBA打球的人听到乔丹的名字一样,至少在国内范围里,是这样。当时的陈雁浩从1993年开始,称霸全国,乃至称霸亚洲近六年,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而他也是我师父孙海平的弟子,可以说是我的大师兄。   在此之前,我和陈雁浩的交手,都以我的失败而告终,但那次大奖赛,虽然我仍输给了陈雁浩而获得了第二名,但我只比他慢了0.03秒。我的心头,又产生了当初和沈真声比赛时的那种奇怪感觉:“我一定能超过大师兄,下次一定能!”   广东那次比赛回来后,我每天的训练格外卖力,有时候训练的投入程度,连师父孙海平都有点弄不懂了。他有时候开玩笑对我说:“看不出来嘛,怎么一下子练得那么卖力?”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但我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一件你盼望已久、原以为是遥不可期的事情,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的时候,那种迫切的心情,会转化为怎样的一种巨大动力。   才过了十几天,全国田径大奖赛又移师宁波,我和陈雁浩作为对手,又一次站到了跑道上。上一次我那奇怪的直觉果然没错,13秒45,我超过了陈雁浩,获得了冠军。陈雁浩的成绩只比我慢了0.02秒,但,毕竟,是我赢了。   这是我第一次超过陈雁浩,尽管有些心理准备,但一度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如果说上一次宁波之战,可以看作陈雁浩偶尔失手的话,那这一次,他必须全力以赴。同样,作为我而言,如果上一次是侥幸获胜的话,那我就必须再战胜他一次,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实力。   5月6日,我清楚地记得这一天。天空灰蒙蒙的,又开始飘起了细雨,和当年我第一次参加成人比赛,达到健将级标准的那天的天气一模一样,而这一次,我会不会有超水平发挥呢?   110米栏决赛马上就要开始的广播声响了,几乎所有的观众把目光都投向了我和陈雁浩,而在场内的人,更是“呼”的一声都围到了跑道旁,顿时,跑道两边都是黑压压的人群。   “叭!”发令枪响了,我的脑子里顿时什么都不想了,只知道一个字:跑!跑!跑!一个栏,两个栏,三个,四个……我能明显感觉陈雁浩处在和我几乎平行的位置,他也在努力向前飞奔。冲过终点的时候,我感觉我和他是平行的,或许,我快了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但我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   成绩终于出来了,我的成绩是13秒32,他的成绩是13秒37,快了0.05秒,我赢了!   就这样,仿佛在一夜之间,我就战胜了陈雁浩。到后来的九运会,我比陈雁浩快0.06秒夺得了110米栏的冠军,很多媒体都说从那时开始,我超过了陈雁浩,但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2001年5月6日的上海站比赛,我完成了我进孙指导队里后最大的一个心愿,那是一个看似不可超越的目标,但我做到了!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我想每一个练跨栏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就像踢足球的人知道贝利,打篮球的人知道乔丹那样。   事实上,我一直很关心约翰逊,我知道他以前和我一样,也曾练过跳远,但一次左腿韧带的伤让他选择了跨栏,我为他感到庆幸,如果他真的去练跳远了,那跨栏世界里就少了一位王者了,在110米栏20个快于13秒的成绩中,有9个是他创造的!他是当之无愧的“跨栏王”。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看见约翰逊。必须承认,他已成为了我的一个偶像,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期,更别提要逾越这座大山了。   2001年在埃德蒙顿举行的国际田径锦标赛,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和约翰逊的第一次碰面。   很遗憾,那时的我还略显稚嫩,虽然说跑了13秒51,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这个成绩摆到世界的范围来看,就显得太普通了。也正是因此,我没有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那风驰电掣一般的速度。那次他得到了冠军,成绩是13秒04。我暗暗地问自己:“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比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约翰逊,让他给我签了一个名,然后,我又和他照了一张相。约翰逊对我很客气,也很友好。我知道,找他签名和要求合影,其实是他的FANS才会做的举动,而我是他的对手,这样做并不是很有“面子”。但我才懒得管这些,我欣赏强者,约翰逊就是我所在的跨栏世界里的强者,即便承认他是我的偶像,也并不难为情。   2002年,我参加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锦标赛。那是我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是我和他第一次同场竞技。但真的'是很遗憾,那次比赛,我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摔倒了,根本没有完成比赛,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逊的背影。   随着我成绩渐渐提高,我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回首那段历史,我自己也禁不住有些气馁,整个2003年,我和约翰逊大大小小比了近10次,我全军覆没,没有一场胜绩。但可以看到的是,我的成绩,从原来徘徊在第4、5名慢慢进步到了一直跻身前三名,更多的时候,我一直拿第二名,而约翰逊一直第一名。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山那样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这座大山已远不像当初那样遥不可期了,我甚至觉得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翻越它!   2004年5月8日,日本,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   我等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我跑了13秒06,而约翰逊的成绩是13秒13。我第一次面对面地战胜了约翰逊。此前在瑞士的洛桑,我曾跑出13秒12战胜过他的13秒17,但那时我们并不是在一个组,称不上是面对面,我也丝毫没有战胜他的感觉。   然而,当我第一个冲过终点,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的时候,很奇怪,我并没有特别的兴奋。尽管,我跑出了13秒06,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而这个成绩也是当年的世界最好成绩。   但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还是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   是约翰逊让我认识到,这是真的。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同样是那个友好的微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干得漂亮,祝贺你!”那一刹那,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击败了世界“跨栏王”! ;

    我要一篇奥运冠军成长的励志故事的资料

    【基本资料】

    [编辑本段]

    姓名:龙清泉

    性别:男

    籍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

    出生日期:1990.12.3

    身高:1.56米

    体重:56公斤

    项目:举重

    民族:苗族

    【成长经历】

    [编辑本段]

    龙清泉自幼活泼好动,爱好体育,很小就被选入龙山县体校进行学习,1999年,龙清泉9岁,被湘西州体校教练甘智悦看中,走进了湘西自治州体校的举重馆。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小清泉获男子丙组38公斤级冠军;2006年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

    2006年,在州体校举重队练了7年举重后,16岁的龙清泉顺利进入了湖南省队。入省队不久,他在2007年10月底参加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时,因为背上思想包袱束缚了自己,导致三次抓举失败,早早退出了男子56公斤级冠军的争夺。赛后,小清泉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总结了比赛,教练也在不断地给他安慰和鼓励,让他甩掉了思想包袱。

    4月20日,2008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北京奥运选拔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男子举重全锦赛暨奥运选拔赛56公斤级决赛中,龙清泉爆冷战胜呼声最高的广西名将李争夺冠,让力争北京奥运会该项目金牌的中国举重队又多了一分底气。在8月的奥运会56公斤级比赛中,龙清泉表现出色,一举夺冠。现在龙清泉在国家队进行训练,一颗未来的奥运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主要战绩】

    [编辑本段]

    2007年全国冠军赛冠军,总成绩286公斤。

    2008年全国锦标赛抓举亚军、挺举冠军、总成绩冠军。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56公斤级冠军,最终以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92公斤,为中国队争得该届奥运会第六金。

    【赛前状态】

    [编辑本段]

    赛前唱低调

    一直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封闭训练的中国举重队,直到住进奥运村后,才“赏脸”来到北航体育馆训练,不过中国队并没有刻意上强度,而是狠抓动作细节,毕竟队员的绝对实力教练心中有数。

    对于龙清泉,男队总教练陈文斌并没有表现得过于乐观,他甚至低调地表示,“龙清泉在这个项目上并没有足够的夺冠实力”。陈文斌认为,在男子56公斤级这个项目上,朝鲜队的车金哲、越南选手黄英俊和印尼人易拉万,龙清泉与他们相比,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一切还得看临场发挥。在陈文斌提到的三大对手中,车金哲大赛经验丰富、试举成功率高,属于稳健型的运动员,越南选手黄英俊爆发力惊人,但发挥不够稳定。1989年出生的易拉万则和龙清泉同样是冲劲十足。

    “没有经验”或成优势

    谈到临场发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赛经验的问题,毫无疑问,在这方面,龙清泉要吃亏不少。但实际上,赛场上的龙清泉属于比较“自我”的类型,特别是对对手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以我为主的战术很可能帮助龙清泉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从另一方面而言,作为新人的龙清泉,对于对手也是一个迷,至少在“知名度”上,龙清泉具备了一匹黑马的条件——深藏暗处。

    从龙清泉的报名成绩来看,290公斤的成绩在所有选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越南选手黄英俊。不过对手的报名成绩是否接近真实水平,还有待考证。一方面对龙清泉夺冠不盲目乐观,另一方面陈文斌日前又曾大胆估计,“我认为主要对手的水平都不会超过290公斤”。这是否意味着如果龙清泉能发挥出固有实力,举起290公斤,就有望获得这枚金牌?人们不妨等待10日晚的悬念揭晓。

    【夺冠猜想】

    [编辑本段]

    举重队奥运名单的出炉曾经是前些日子中中国代表队里最受人关注的。中国举重这个金牌大户,名将的意外落马,奥运首金之争最后时刻的人员数次更迭似乎在奥运会开始之前就充满着悬疑和戏剧的色彩。总的来说,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男女各一个级别上面。69公斤级和48公斤级。但是,却有一个意外是大家都并不过多去关注的。这个小孩子,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不过3个月就凭借自己的实力,战胜了之前被外界一至看好的李争。从而获得了第一个代表国家站到北航举重馆的中国男儿,这一天,龙清泉也不过18岁。

    小龙在队里年级最小,又最爱笑,所以就算是平时不言不语的廖辉看到他,都忍不住要去逗逗他。廖辉曾经说:“别人都比我大,就他小,我只能”欺负”他了。”这时,小龙也只是笑笑,然后双手做出抹眼泪的动作,进行“抗议”。这个全队最小的运动员成为了大家心中都要关怀的小老弟。

    但是小龙却有着大志向,“举出世界,举出未来”是这个17岁小孩的qq签名。这个签名他从入选奥运名单之前和之后都一直没有更改过。平时训练的小龙也绝不像场下的他,严肃,一丝不苟的完成教练交给的任务,把每一个要求的重量举过头顶。这种近乎于不同人的反差,就体现在了一个还算是小孩子的身上。专管龙清泉的胡教练曾经这样说“这个孩子你每天看到他,他都在进步。”从4月份凭借体重优势战胜李争,到8月份凭借总实力出战奥运会,4个月中的100多天,小龙的进步,让举重队上下感觉到了这个孩子的能力和潜质。

    对于不到18岁就参加奥运会的内心体会,小龙的双面个性又表现了出来。“在训练的时候,我不会过多的去想奥运会,夺金牌什么的。因为我要安心训练,可训练结束以后,有时候躺在床上,突然想到自己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心里还是特别的兴奋。”

    龙清泉,这个自称小龙的人,他心里知道,在北京奥运会上,要让大家看到,这条虽然小,但却是真真正正的一条龙。

    【奥运冠军】

    [编辑本段]

    北京时间8月10日 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男子56公斤级比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落幕,我国18岁小将龙清泉不负众望,为中国军团赢得了第六枚金牌,这也是男子举重比赛产生的第一枚金牌。

    从赛前的报名成绩来看,龙清泉抓举125kg,挺举155kg,总重量280kg,具有一定的冲金实力。上半场抓举比赛格外激烈,随着中华台北选手杨景翊的登场,高手之间的竞争正式展开。杨景翊、印尼选手伊拉万和我国小将龙清泉三个人的开把重量都是125kg,三人同样成功地完成了这一重量。来自越南的黄英俊第一次试举126kg也轻松过关,接下来最后登场的朝鲜选手车进喆将开把重量下调了2kg至128kg,但是首次试举却未能将杠铃举过头顶。

    第二次试举龙清泉、伊拉万和黄英俊都选择了130kg,但是两名外国选手都没能完成这一重量,只有龙清泉成功举起了杠铃,全场一片欢呼声。此前朝鲜人车进喆两次试举未成功,最终抓举成绩为128kg。因此第三次试举可以增加重量的只有龙清泉一人,他成功举起了132kg的杠铃,暂列抓举首位。这一成绩同时也打破了我国选手李争所保持的世界青年纪录。

    抓举比赛结束后,由于龙清泉体重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最轻,所以其他对手不得不提高开把重量来对抗中国小将。挺举具有金牌争夺实力的选手中,首先上场的是中华台北的杨景翊,他成功完成了154kg。接下来龙清泉带着自信的笑容上场,他全身不带任何护具充满自信地举起了155kg的杠铃。越南的黄英俊随后也举起了155kg的重量。印尼的伊拉万上场,但是他的挺举明显不如抓举的实力,三次试举最后的成绩是158kg,总成绩288kg,这也打破了张湘翔创造的世界青年纪录。龙清泉第二次试举完成了160kg,总重量达到了292kg。又将刚刚印尼人创造的记录再次刷新。

    最后的整个形势对龙清泉极其有利,中华台北杨景翊第三把没有完成重量,在还未第三次试举时,龙清泉其实已经将金牌拦入自己囊中。此后虽然又有一名越南选手和古巴选手试举成功,但是已不能对龙清泉构成任何威胁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龙清泉这名小将如今仍未满十八岁,首次参加奥运会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此少年未来将不可限量。

    【小龙昵称】

    [编辑本段]

    欢庆胜利时,龙清泉调皮地吐出舌头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后第二日为中国赢得举重金牌的湘西伢子龙清泉不会想到,他在比赛时的率真表现,会如此迅速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

    在各大论坛关于他的专帖里,网友们一致用“可爱”形容这位17岁的湘西少年,“笑容超有感染力,挤眼、吐舌头都透着可爱劲儿”。他赛后发在QQ空间上的日志,迅速吸引了45万多次点击率,4万多网友跟评。

    在红网论坛,网友将《功夫熊猫》中大熊猫原型“滚滚”的吐舌照与龙清泉在比赛时的调皮照放在一起,并为这名新科冠军取名“龙滚滚”。

    《功夫熊猫》中大熊猫原型“滚滚”的吐舌照

    笑得比奥运礼仪志愿者还灿烂,不露声色将对手斩下马

    2008年8月10日,1990年12月3日出生在湘西龙山县的17岁小将龙清泉轻松夺得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冠军,并打破了抓举和总成绩的世界青年纪录。这为中国男子举重军团开了一个好头,也是龙清泉送给自己即将到来的18岁生日礼物。

    一度被视作“黑马”的龙清泉,此前从未在国际性大赛上露过面。他在日志中写道:“参加北京奥运会,我更多的是当作一场历练,整场比赛我都用笑容来迎接。”

    比赛结束后,龙清泉比赛时的“笑容照片”很快被张贴上了各大论坛。网友“听雪灏明”说:“这弟弟实在是太可爱了,笑容超有感染力。”网友“Philange”形容龙清泉“可爱死了,笑得比奥运礼仪志愿者还灿烂。”

    署名“zwj_zbj”的网友也用了一连串“可爱”评价龙清泉,“小伙子确实可爱,笑容可爱,发型可爱,心态可爱,成绩更可爱。憨憨的,不露声色就将对手斩于马下。”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便最后一次试举没能成功,知道自己已稳拿冠军的龙清泉也丝毫没有掩饰兴奋的心情,他将杠铃抛在地上,在场上欢呼雀跃。

    龙清泉“挤眉弄眼”的自信表情

    “龙滚滚”代言的产品,我一定会去买,他为“90后“争了一口气

    龙清泉的率真,让观众眼前一亮,也赢得了网友的追捧。

    同样来自湘西的网友“酗酒的飞鱼”发帖说:“最后一举太开心了,我的小老乡,表现A+。”网友“Gracetuo”在回帖中写道:“最后一举没起来,但他还是双拳紧握兴奋地跳起来,哈哈,知道自己稳拿金牌了,抑制不住地开心啊,孩子天性的流露。”

    留心的观众发现,龙清泉的孩子天性在比赛中都是自然流露,他一直憨厚地笑,他会对着镜头眨眼扮鬼脸,最后夺冠时更是雀跃起来吐舌头。

    初生牛犊不怕虎/漫画:红网网友 焦海洋

    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龙清泉的经典表情,出现在了各大媒体。有网友说龙清泉可爱帅气象田亮,有网友开玩笑说龙清泉长得像福娃。还有网友找来了《功夫熊猫》里面的原型,大熊猫“滚滚”吐舌头的照片做对比,认为两幅图都十分可爱,于是有网友提议,亲昵地称呼龙清泉为“龙滚滚”。

    署名“天子第一号”的网友随即发动中国商家行动起来,“如果龙滚滚代言的产品,我一定会去买。”

    不少“90后”网友,俨然也把龙清泉当作了他们的形象代言,“他才是真正的‘90后’。”网友“贪吃葱宝”写道:“不搭题地说一句,要是都像‘龙滚滚’这么出息,‘90后’至于被人骂得这么惨吗?我们的‘龙滚滚’为‘90后’争了一口气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大奖赛的故事(大奖赛的故事2)》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游戏资讯,敬请关注悠悠游戏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