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19:21:05编辑:中华游戏网
游戏发烧友来看一下世界十大经典战役,以下6个关于世界十大经典战役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游戏资讯。
本文目录
世界 十大最经典战役 一、淮海战役 时间:1948年秋。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今属连云港)、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至山东省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 战役简述: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蒋介石为防备解放军进攻南京,在黄淮地区展开了60万重兵,随后增援至80万,而解放军总投入兵力仅60万。11月22日至次年1月20日,国民党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依次被全歼。至此,这个以少胜多的淮海战役以人民解放军全胜而结束。淮海战役是三大解放战役中牺牲最惨烈、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它使得国民党处于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又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物资: 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根据统计,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只,汽车257辆,由后方向前线运送弹药730万千克、筹运粮食4.8亿千克,由前线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有力地保障了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时间:1916年 地点:法国凡尔登 战役简述: 1916年1月开始,法金汉就悄悄结集部队准备攻击凡尔登,同时,德国明目张胆地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贝尼发动攻势的姿态。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了。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 德国人正在继续往凡尔登方向悄悄结集兵力。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英法联军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时间到了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 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凡尔登凡尔登战役要塞司令贝当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6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战斗对于法军来说是十分艰苦的。德军有27个师,1000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1万人,270门大炮。但好歹总算抵住了德军的进攻。待法国援军赶到之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德军未在头天一举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机,双方都在向凡尔登增兵,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激战到4月,法军的兵力已与德军相当。德国人急了,由皇太子亲征,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但法军仍将德军的攻势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7月,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高潮,但仍被法军抵挡住,到秋天,法军开始反攻了。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100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三、不列颠空战 时间:1940年至1941年 地点:英国本土及英吉利海峡上空 战役简述: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大英国协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牙买加、斯里兰卡、南罗德西亚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尤其是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包括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EagleSquadrons)与英国并肩作战。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CorpoAereoItaliano)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 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 之前德军为了入侵英国定制了——海狮计划,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与英国皇家空军。在战役初期阶段,德国空军主力有3个航空队、2669架战机与轰炸机,而英国只有1200架战机与轰炸机,德国占有2:1的优势;但后期战机数量不断提高,双方各自约有4千多架飞机。当时的英军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使德军始终未能夺取制空权。 四、阿拉曼战役 时间: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3日 地点:非洲北部,埃及阿拉曼等地区 战役简述: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事实上,蒙哥马利将这次战役看作是一场消耗战,犹如一战。他准确地预测了战役的持续时间及盟军损失。英联邦军队将炮火支援运用地很完美,但是他们的装甲部队却还应用着骑兵战术,这使大批坦克在步兵伴随和空中支援不足的情况下在开阔地上向敌人发起猛攻,造成了重大伤亡。英联邦军队只是有限度地利用了空中支援,但是与之相比,德国空军与意大利空军却几乎根本没有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他们的精力都集合在了空战上。 盟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阿拉曼战役是盟军打赢的第一次大型战役。温斯顿·丘吉尔在1942年11月10日发表了他对这场战役的著名评论:"这场战役不是战争的结束,甚至不是战争结束阶段的开始,而可能是战争开始阶段的结束。这是蒙哥马利最光荣的成就,他被授予爵位时获得了"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的称号。 而隆美尔一路撤到了突尼斯高地,在那里,他的部队补充了人员和装备。这些支援如果在阿拉曼战役中被送到的话将会是十分有用的。隆美尔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局面,英联邦军队从东边追击他的部队,美军在西边一步步逼近。以一场小战役来战胜轴心国部队的想法由于没有经验的美军在卡瑟琳小道之战中犯下的错误而被放弃。这个错误使突尼斯战役成为了一场漫长且艰难的战斗。 直到突尼斯战役后,隆美尔才失去了在北非战场取胜的全部希望。即使这样,阿拉曼战役还是盟军的辉煌胜利,成为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到了1943年,所有轴心国部队都被逐出了非洲战场,盟军也开始将注意力集合在了地中海。 五、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时间:1950年11月25日黄昏时分 地点:朝鲜 战役简述: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又分东西两线发动总攻势。中国志愿军诱敌深入,于1950年11月25日黄昏时分发起进攻,敌军大败。12月3日,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南的方向全线败退。 12月6日,中国志愿军收复平壤。东线9兵团则在长津湖地区发起进攻,至12月24日,志愿军收复元山、兴南。至此,第二次战役以志愿军大获全胜而结束。此役的胜利,不但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敌占区,更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 六、中途岛海战 时间:1942年6月 地点:太平洋中部 战役简述: 中途岛是太平洋航线的中途,也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与交通枢纽。1942年6月4日,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大败,美军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了日军四艘重型主力航母。美军在此役中取得了初步扭转太平洋战局的胜利,结束了日本海军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使得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逐渐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中途岛战役期间,1艘日本重型巡洋舰被美军舰载机击中后正在下沉(1942年6月6日沉入海底)。6月3日,细萱戍子郎海军中将率北方编队(航空母舰2艘、舰载机82架、其他作战舰艇29艘)对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发起突击。 4日凌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第1机动编队(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得到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在此期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军岸基飞机的侦察、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 7时15分,美军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国航空母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军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 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国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一、第二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本侦察机报告美国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领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 七、斯大林格勒战役 时间: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 地点:苏联伏尔加河流域,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 战役简述: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重要交通位置,而德军正企图占领,以切断苏军战略补给线。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战斗打响。 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但攻势略显颓弱。11月19日,苏军反攻,使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历经两个月的相持阶段,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曾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假如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以上,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八、诺曼底登陆战役 时间:1944年6月6日 地点:法国北部诺曼底 战役简述: 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率先进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如潮水般涌入法国,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它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攻克柏林,而美军又可将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九、海湾战争 时间: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 地点:波斯湾 战役简述: 海湾战争是1990-1991年以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针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其目的在于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 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在此次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武器,展现了压倒性的武装力量,对于现代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有重要的影响力,而借此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又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海湾战争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二千亿美元。在美国对伊拉克的空袭中,重点轰炸了一些石油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给日后伊拉克的经济建设带来沉重的打击。军事上,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整体作战能力损失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四十多个师被摧垮。伤亡人数达八点五万至十万人。伊拉克海军在这次战争中完全被摧毁。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凭借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使其经济发展在中东地区处于中上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四千美元。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内生产总值仅达到战前的三分之一,人均收入降至不足四百美元。 整个北约共出动飞机3.8万名列前茅架次,发射与投掷大约2.3万枚炸弹和导弹,其中精确制导武器占35%。科索沃空袭战是一场极为典型的航空兵与导弹战役,是高技术对中低技术的“非对称作战”,是20世纪末一场重要的影响广泛的高科技现代局部战争,对现代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十、科索沃空袭战 时间:1999年 地点:南联盟 战役简述: 为了将巴尔干地区纳入西方战略体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一场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袭战,战斗从1999年3月24日持续至6月10日,北约方面零战斗伤亡,但南斯拉夫损失惨重。
1.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 这场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大进攻。在这场战役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作战以及闪电攻击理论,率领第十九装甲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现代化战争手段的重要性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战马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之身的碰撞,是一种落后与先进、愚昧与文明的失衡撞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被灭亡了。随后,英法等国对德宣战,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2、血洒长空——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此战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交战方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英联邦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牙买加、斯里兰卡、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国家包括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大不列颠的行列;当时表示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而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 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民并没有被法西斯的强势攻击吓到,军民同心协力。最终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通过空中打击的手段来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力量,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转而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 英伦保卫战的胜利,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尤其是使自法国战败投降后,对欧洲战争持“中立”态度的美国政府明确地站在英国一边,促进了英美联盟的建立,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千里奔袭——基辅合围战 1941年8月20日,德军进抵第聂伯河,此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相距550公里,如果用一条直线将两个集团军群连接起来的话,那么该直线的中心距离后方约500公里,也就是说,德军的攻击区域近似于一7个等边三角形,而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正处在这个三角区域之间。希特勒于8月21日签发了第35号指令,命令德军歼灭苏联西南方面军,进而占领克里米亚和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基地,切断通往高加索的石油供应。 基辅合围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余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面积领土上进行。苏军损失约70万人,有66.5万人被俘,德军击毁或缴获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战果辉煌。 可从另一角度看,由于苏军西南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战斗,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把庞大的兵力用于突击苏军西南方面军的翼侧,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到了迟滞。使苏联最高统帅部赢取了时间,在莫斯科方向集结起了足够的战略预备队,对胜利完成莫斯科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 4、狼行拂晓——偷袭珍珠港 日本早在1939年就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他们称之为“南下”和“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并于1939年5月至9月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日本方面由于军事思想和技战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北上遭到惨败后,日本人妄想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转而策划掉头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亚洲乃至世界储备后继资源。日本要南下,可当时的南洋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殖民主义帝国,特别是美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侵略行动就无以为继,为了确保侵略战争能继续进行,日本人决定狐注一掷。 1941年12月7日清晨,经过精心策划的日本海军实施偷袭,轰炸了美国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 5、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亦称斯大林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从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该战役是近代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人数达200多万,其中苏联方面损失112万多,轴心国损失150多万。参与该战役的人数也比 历史 上其他任何战役都要多。斯大林格勒是希特勒指定要“从地球抹去”的城市,由于苏联军民以大无畏的精神进行拼死抵抗,让法西斯德国遭遇到了其开战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6、航母号角——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是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争。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取得了太平洋战区的战略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 美军太平洋舰队虽然遭受重创,但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因出海参加军事演习而幸免遇难。罗斯福总统决定让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临危受命的尼米兹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只有4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本海军,紧接着又实施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 这次空袭给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失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对狂妄自大的日本人造成的自尊心的挫伤却是无可估量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决定进军中途岛,摧毁美国的航空母舰舰队。 为此,他决定首先拿下位于夏威夷群岛东北方的美国重要的航空基地——中途岛,把它作为日军下一步的作战基地。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几千名舰员。使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末路。死要面子的日本人为了掩护自己的惨败,日本电台在6月10日连续播放了响亮的海军军歌,在广播里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当舰队那些残兵败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地回到驻地时,东京还举行了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 7、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是同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 该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岛战役是继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8、铁甲搏杀——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同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这场会战,纳粹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双方总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创下两个 历史 纪录: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意图通过对苏军造成大量伤亡而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因希特勒的阻挠使得对苏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不断延后,由于苏军事先已获知德军将要发动进攻的情报,因此,已针对性地建立了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兵力25万多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飞机1 0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80万,损失坦克6 000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 700架。 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该战役也就成为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9、摧枯拉朽——诺曼底登陆战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州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17.6万人,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共五处海滩。至7月初,接近三百万士兵成功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战争中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0、最后较量——柏林攻坚战。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270个师,20个坦克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计250万部队,配属飞机2450架、火炮14.2万门、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国方面有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计80万人。配有1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战机。 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苏联红军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歼灭德军近100万人,苏军伤亡33万人(其中死亡10万)。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前言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1)“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堑壕前的大厮杀。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 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以伤亡6 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2)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
飞机问世后最大规模空战。“千里眼”帮忙。德国损失飞机1700余架。
为对抗希特勒发动的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英德之间爆发了空军诞生以来最大的空战。德空军此战严重受挫。丘吉尔评价说:“战争史上,从来不曾有过如此众多的人(英国民众)从如此少的人(皇家飞行员)那里获得如此多的好处。”
此役德空军出动了约1300架轰炸机、900架单引擎攻击机和120架双引擎歼击机。英国空军参战飞机最多时约650架,但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借助雷达帮助,使德军始终未能夺取制空权。
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激烈的4个月,英国共损失作战飞机91 5架。纳粹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第一次严重受挫。其入侵英国的企图被挫败。
(3)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
非洲战场转折点。德军作战密码被破译。希特勒非洲军团残部被迫开始大撤退。
阿拉曼战役是二战时非洲战场转折点。由蒙哥马利统率的英第8集团军迎战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率领的德意军队组成的非洲军团。此后,盟军完全掌握了非洲战场的主动权。
1941年6月,非洲军团连败英军,进抵阿拉曼防线。整个北非几乎垂手可得。但连续作战使非洲军团成了强弩之末。英军速调8个旅在阿拉曼一线严阵以待。1 942年6月30日,隆美尔发动进攻。到7月3日,4次大规模进攻均告失败。双方形成僵持状态。8月中旬,蒙哥马利接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此时,英空军对德空军比例达5∶1,坦克数量超德军一倍。8月30日,孤注一掷的隆美尔发动第二阶段攻击。但英国人已破译德军密码电报,知其进攻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结果,隆美尔的这场豪赌变成了德、意军队的自杀性攻击。1942年10月23日夜,第8集团军展开反攻,对德军形成围歼之势。11月4日,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死守命令,带着仅剩 5万余人的非洲军团,从阿拉曼开始了大撤退。
(4)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
双方海上编队在炮火射程外以舰载机实施突击。日本损失航母4艘、飞机285 架。以战列舰为主力的巨舰“大炮主义”成为历史。
1942年4月18日美军空袭东京后,日本决心夺取中途岛,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本土安全。此役,日动用了包括8艘航母(舰载机400多架)在内的舰船 200余艘,由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指挥,分南、北两个编队对中途岛发起攻击。由于美军破译了日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进攻意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特混舰队在中途岛附近,隐蔽待机。6月4日,日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队进至中途岛西北海域,派出飞机108架轰炸中途岛。美岸基机升空迎战。南云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此时,美特混舰队接近。南云急忙命令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此时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母。日机未能迎战,摆在甲板上未及入库的炸弹和鱼雷机接连爆炸。日损失航母4艘、飞机285架。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双方海上战斗编队在炮火射程之外以航空兵实施突击,宣告以战列舰为主力的巨舰“大炮主义”已成历史。空海一体战开始主导海上战场。
(5)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惊心动魄大决战。逐条街道逐间房屋反复争夺。德军150万人被歼。
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战略补给线。1942 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伤亡惨重。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市区防御战斗极为激烈。双方对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反复争夺,对火车站的争夺竟达13次之多。尽管德军占领了市区,但其攻势已是强弩之末。11月19日,苏军拉开了反攻帷幕。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的苏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10.6万人对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101.1万人发起反攻,对德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22个师33 万人构成了“钳形攻势”。经过两个月的相持,德第6集团军投降,司令官保卢斯元帅被俘。斯大林格勒战役打破了德国法西斯灭亡苏联、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消灭了德军近150万人,成为二战的历史性转折点。
(6)“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计划周密,规模宏大。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历时49天。
为这次登陆作战,盟军集中了近300万人、5000余艘舰船(其中登陆运输舰艇 4000余艘、作战舰艇1000余艘)和一万余架飞机。战前盟军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6月6日凌晨,美英联军第1梯队5个师在法国海岸82公里宽的正面突击登陆。德军未能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两天内,盟军上陆部队达17.6万人、车辆两万辆。德军只进行了几次谈不上协同的局部反冲击。6月30日,盟军夺取瑟堡港。至7月初,盟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辆。7月24日,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转入陆上突破战役。此役,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战役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是现代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斯大林曾称赞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巧妙来说,在战争史上还未有过类似的先例。”
(7)逐鹿中原——淮海战役
两个主力,3个阶段。“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解放军一役歼敌55万人。
淮海战役作为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一个战例——60万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围歼80万人的国民党军,被写进了许多国家的军事教材。
1948年秋,蒋介石为防备解放军进攻南京,在黄淮地区展开了60万重兵。中央军委令华野和中野配合组织淮海战役。11月6日,华野向敌战区发动强大攻势。 11月8日,国民党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黄伯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附近。国民党军第6、第8兵团全力北援,被华野一部阻在蚌埠附近。此时,国民党军加入会战兵力已达80万人。
11月22日,黄伯韬兵团悉数被歼,黄伯韬被击毙。黄维兵团孤军冒进,被包围在双堆集附近。杜聿明指挥的3个兵团西撤时又于陈官庄附近落入包围。这样,整个淮海战场,华野与中野两大主力“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刘伯承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第二年1月10日,杜聿明集团被全歼。两人均被生俘。至此,这个以少胜多、被毛泽东称为“吃夹生饭” 的淮海战役以人民解放军全胜而结束。国民党军5个兵团55万余人被歼灭。
(8)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诱敌深入,迂回包围,断敌退路。一场赛战斗意志、赛指挥艺术的较量。一举歼敌3.6万余人。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误认为中国只是“象征性出兵” ,狂妄叫嚣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分东西两线发动总攻势。志愿军示弱于敌,诱敌深入。西线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黄昏发起进攻,歼灭李承晚军第7师、第8师主力,并迫使美军一个建制工兵连共115人投降。敌军纷纷向南逃窜,遭到我38军截击。12月3日,“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南全线败退。12月6日,志愿军收复平壤。东线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发起进攻,至12月24日,志愿军收复元山、兴南。至此,第二次战役以志愿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这次战役,志愿军共歼“联合国军”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敌占区,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这次战役的胜利大大超出了志愿军预定的计划,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
(9)风卷残云——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
陆、海、空、天、电全方位协同。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面战役。
经38天空中打击,伊拉克的核设施和生化武器制造厂、指挥通讯、交通设施和机场、导弹阵地等被毁坏殆尽。1991年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伊军发动了地面进攻。交战双方在200公里长的战线上投入120余万人。“多国部队”采取“声东击西、正面进攻、侧翼迂回”战法,让美第18空降军和第7军空中机动到伊军侧后,利用装甲突击力优势,在海空军支援下实施“左勾拳”计划,经钳形攻击和战略迂回,将伊军合围于巴士拉以南地区。到26日,伊军基本失去抵抗力。萨达姆接受停火。此战是二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面战役,系统使用了20世纪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成功实施了战役欺骗、海陆空协同、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了对方重兵集团,是现代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之典型战例。
(10)疯狂的天火——科索沃空袭战
以远程和高空打击为主要作战样式。78天投掷炸弹、发射导弹约2.3万枚。空袭成为达到战争目的的惟一手段。
为将巴尔干地区纳入西方战略体系,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一场代号为“联盟力量”、历时78天的大规模空袭战。战役第一阶段,北约B-52、F- 117、B-2轰炸机对南军70个目标发动了90次大规模攻击,平均每天50~70架次,摧毁了南50%的空防能力;第二个阶段北约每天出动近300~600架次,打击包括南总统府、塞军和内务部队总部、电台、电视台、铁路和公路桥梁等在内的各种目标。北约方面是零战斗伤亡,南斯拉夫损失惨重。整个空袭北约共出动飞机3. 8万架次,投掷和发射了约2.3万枚炸弹和导弹,其中精确制导武器占35%。是一场典型的航空兵与导弹战役,是高技术对中低技术的“非对称作战”。整个战役远程和高空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样式,并主导了战争进程,空袭是达到战争目的的惟一手段。
(摘自《中国国防报》)
1、项羽破秦之巨鹿之战;什么是破釜沉舟?什么叫气吞山河?项羽给了答案,他以10万楚军向天下无敌的30万秦军发起了堂堂正正的进攻,结果获得彻底胜利,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2、土地革命之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3、白起破赵之长平之战;从对峙、诱敌、围困、杀俘,成就了武安君的威名与“纸上谈兵”。前所未有的坑俘40万,让人胆战心惊。
4、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在井陉口向人们说明了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再以2000伏兵一举合围赵军并消灭之。
5、孙刘破曹之赤壁之战;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4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6、东晋败前秦之淝水之战;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8万:80万。
7、绿林军败王莽之昆阳之战;2万:42万,刘秀领导的义军一举聚歼王莽主力,创造了著名大战的兵力悬殊比之最大值。
8、岳飞破金之朱仙镇大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前锋直抵朱仙镇,拒汴京仅四十五里,如非12道金牌,宋朝历史将完全改写。
9、朱元璋破陈友谅之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水战史上的典范,其时间之长、 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朱元璋以20万破敌60万,奠定了江南基础。
10、后金败明之萨尔浒之战;后金八旗6万:明军24万,针对明军4路分进合击,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 去”的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连破3路明军,歼灭明军十余万,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10.钓鱼城之战——攻不破的坚固堡垒,固城坚守的典范
主要相关人物:蒙哥、王坚
在蒙、宋联合灭金后,公元1235年,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公元1242年,宋理宗派率立战功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上任后积极构筑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山城防御体系……公元1251年,骁勇善战的蒙哥(拖雷的长子)登上大汗宝座……1257年,蒙哥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他亲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与蜀中蒙军汇合,分三路入蜀……一路势如破竹,1259年2月,蒙哥亲统诸军兵临钓鱼城下,7日,开始攻城,但由于防守严密,屡攻不破……4月,下了持续20来天的雨,雨停后,蒙军重点进攻护国门,一度攻上外城,但还是被顽强的宋军民打退……5个月,钓鱼城守军在王坚的率领下顽强固守,加上钓鱼城内可自给自足,钓鱼城越发显得高不可攀……其间,曾有人建议蒙哥绕开此城,以少量之兵牵制,而顺江东进,但心高气傲的蒙哥和众将哪里听得进去……随着久攻不克,饱受酷暑、疾病困扰的蒙军损失惨重,加上爱将病死,气急败坏的蒙哥病倒在钓鱼城下(病?受伤??不详……)……7月,蒙军开始撤退,蒙哥死于回军途中………………
经典指数:6
9.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主要相关人物:晋文公、尹子玉
春秋时期,晋、楚作为两个强大的诸侯国,为成为中原霸主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导火索是曾在“泓水之战”中战败而归附楚国的宋国,公元前634年,因为宋国看晋国崛起便转而依附晋的保护,从而导致楚起兵攻宋,晋便借次机会与楚决战……公元前633年冬,楚率领郑、陈等多国联军围困宋都商丘,宋赶忙向晋求救,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亲统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曹(楚的保护国),以迫使楚北上,但楚不为所动……晋文公见此情况,一面用占领的卫、曹领土分给宋一部分以坚定宋抗楚的决心,一面又利用外交手段挑拨齐、秦与楚的关系。逐渐掌握的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被动的楚军在其统帅子玉的骄傲自负下,还是要与晋决战,气势汹汹杀奔曹境内的晋军,晋文公为避开楚军的锋芒,以还早年欠楚国人情为借口,退避三舍,以逸待劳。子玉见势一直追到城濮,晋军在此与齐、秦、宋诸国军队会合,决战一触即发……公元前632年4月4日,一场晋、楚间的战车大会战开始了,晋先是击溃了战了最差的陈、蔡军,接着又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子玉果然盲目出击,左、右军均被围歼,不得已,子玉只好引中军撤退……不久,子玉自杀……城濮之战便以晋军的获胜落下了帷幕,经此一战,也使晋文公登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经典指数:6.5
8.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乱中取胜
主要相关人物:谢玄、谢石、苻坚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第二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公元383年8月,统一了北方的苻坚不顾群臣的谏阻,亲率前秦大军90万南下,杀奔东晋……东晋遂派谢石为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军近10万御敌……11月,谢玄率兵在洛涧大败前秦军,挫敌锐气……由于力量悬殊,兵少粮缺,必须速战,所以谢玄派使者激苻坚决战,要其军后退,待晋军渡过淝水后决战。苻坚见有“半渡而击”的机会,欣然答应……本来前秦就士气低落、内部不稳、阵势很乱,这一退便无法收拾,结果在内奸朱序高呼“秦军败了”声中前秦士兵纷纷逃命,乱成一团,此时东晋军趁势抢渡淝水,猛攻敌军……就这样,90万前秦的乌合之众全线崩溃……连苻坚也中箭负伤,狼狈逃走…………
经典指数:7
7.钜鹿之战——“破釜沉舟”,狭路相逢勇者胜
主要相关人物:项羽、章邯、王离
秦末,随着公元前209年爆发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各地曾被灭国的纷纷起兵反秦,项梁、项羽便是其中之一……当然秦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在秦大将章邯的镇压下各地义军纷纷失败……北方的赵军被章邯、王离的40万大军围在钜鹿,赵王歇向楚怀王求救,楚军统帅部遂决定,命宋义、项羽、范增率楚军主力5万余人北上救赵……公元前207年10月,楚军抵达安阳,但胆怯的主帅宋义不敢继续进兵,还置酒寻欢……性情刚烈的项羽忍无可忍,在据理力争无效后诛杀了宋义,诸将遂拥戴他为主将……此时,钜鹿城中已危在旦夕,尽管燕、齐、魏等援军已到位,但却因畏惧而互相观望,唯有项羽决心与秦决战……12月,楚军进抵漳水南岸,项羽一面派英布等率2万人截断秦军粮道,切断王离与章邯的连系,一面亲率主力与王离的20万大军决战,在进军前命全军只代3天的干粮,并渡河后沉掉所有船只……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军猛扑过去,楚军各个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此时见大局已定,各国援军便一拥而上,终于彻底击溃了秦军……接着不久,被围的章邯也向项羽无条件投降……此战之后,秦的灭亡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典指数:7.5
6.顺昌、郾城、颖昌之战——抗金名将们上演的连环好戏
主要相关人物:刘琦、岳飞、岳云、杨再兴、兀术
公元1127年,金朝统治者灭亡北宋后,不断南下侵扰,但南宋的统治者只一味退让、妥协,使得金军越发猖狂……公元1140年5月,金经过一年的准备,撕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幻想,兵分四路大举南下攻宋……新任东京(即开封)副留守的刘琦率领军队不到2万前往东京途中,刚到顺昌便传来了东京陷落的消息……5月25日,刘琦率军击败金数千游骑,首战告捷。29日,金军3万四面围城,刘琦在固守后还主动出击,乘夜派500壮士冒着雷雨突入敌营,杀得金军大乱……使敌被迫退却……金国大将兀术见状,亲率精兵10余万日夜兼程,7天便达顺昌城下,打算用他的王牌“拐子马”攻城,刘琦鉴于形势决定背水决一死战……兀术见顺昌城池简陋便轻敌狂妄,加上刘琦用计散布自己贪图安乐的谣言,进一步麻痹兀术,兀术果然决定轻装急进……6月9日,金军在人困马乏之下便发起总攻,但均被顺昌军民顽强击退,只好立营休息……刘琦主动出击突击金营,为了拖垮敌军,刘琦不论日晒、暴雨不断派人轮番袭扰敌军……12日,兀术在久攻不下,只好引兵退走,刘琦趁机全军出动,追击并又大败金军……顺昌之战以南宋大胜结束……接着,南宋名将岳飞的反击也随之开始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岳飞的岳家军连战连捷,岳飞为了诱敌决战,遂集结主力于颖昌地区,自亲率轻骑驻守郾城……7月,金兀术挑1.5万精骑自北向郾城压来,岳飞命其子岳云和杨再兴出战,岳军每人持三件武器——麻扎刀、提刀和大斧,冲入敌阵,上砍敌人,下砍马足,岳云、杨再兴更是奋勇当先,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金终于支持不住撤退……但兀术并不死心,10日,增兵准备再战,岳飞当即亲率骑兵出击,大败金军……兀术不甘心失败,又集结了号称12万的兵力进到郾城、颖昌之间的临颖,7月13日,张宪奉命率大军向临颖进发,前哨杨再兴等300骑当抵达临颖南的小商桥时,猝然与兀术的大军遭遇,尽管众寡悬殊,但杨再兴毫无惧色,率众死战,仅杀敌便有2000人,最后全部惨烈战死……14日,张宪的大军赶到,击退了金军……同日,兀术亲率3万骑兵、10万步兵又向颖昌杀来,此时前来增援的岳云与老将王贵等,出城与敌决战,岳云自率800骑,反复冲击突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浴血奋战到正午,终于大败金军……接着,岳飞又乘胜追击,在离开封仅20公里的朱仙镇击溃金军……至此,反攻中原的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后来,不提也罢……………
经典指数:8
5.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之作
主要人物:曹操、袁绍、许攸
公元199年6月,袁绍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准备南下与曹操逐鹿中原。曹操得知后积极部署迎战,并于12月击灭刘备,解除了后顾之忧……公元200年2月,袁绍向黎阳进军寻机与曹操决战,并派颜良领兵攻白马。4月,曹操亲领兵北上解白马之围,前锋关羽、张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颜良军,颜良也成了刀下之鬼……接着在西退之时,文丑与刘备率兵追至,曹操此时只有600骑,而袁军则5、6千之众,曹操即令军士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纷纷哄抢财物,曹操乘乱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8月,袁军主力进抵官渡,双方互有攻守,相持达3个月之久,但曹军处境因粮少而越发困难,恰在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并献计袭取袁军由淳于琼把守的屯粮之所——乌巢,曹操遂亲率5000步骑乘夜火烧乌巢……袁绍闻讯,只派少部分部队增援乌巢,自己则率主力猛攻曹营,但早有准备的曹营哪里攻得破……曹操在大破增援的袁军后,烧了乌巢的全部粮草……消息传来,袁军大乱,曹军趁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只带800骑逃回河北……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曹操平定北方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经典指数:8.5
4.井陉之战——“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主要相关人物:韩信、陈余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惨败给项羽,处境一度十分困难,便采纳张良建议,命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公元204年,在韩信灭了魏王豹,又平定了代国后,刘邦便将他的精兵调走与项羽交锋。10月,韩信统率3万新兵东进击赵,赵王歇闻讯即遣陈余率兵20万集结井陉口(太行山著名关隘)防守……谋士李左车曾建议防守以拖垮韩信,但刚愎自用的陈余并未采纳……韩信见赵有轻敌情绪,便决定出奇制胜,他先挑选2千轻骑潜伏在赵营侧翼,接着命1万人乘夜色偷偷越过井陉口,到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此举更增长了赵军的轻敌情绪……决战之日,韩信先亲率汉军出击,敌果然离营迎战,在拼杀一阵后,韩信佯装败退,与“背水阵”汇合,陈余、赵王歇遂挥军追击,猛攻背水阵,但以无路可退的汉军拼死抵抗,结果赵军久攻不克,只好退兵,但此时赵营早已被韩信的2千轻骑占领,赵军顿时大乱,韩信当即指挥全线反击……赵军溃败,陈余被杀,赵王歇被擒……至此,井陉之战便以韩信的大获全胜收场………
经典指数:9
3.赤壁之战——以弱胜强,水战、火攻之典范
主要相关人物:周瑜、曹操、黄盖
在官渡胜利后不久,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对于雄心勃勃的曹操来说当然远远不够,为实现“天下混一”的伟业,公元208年7月,曹操亲统大军南下,在击溃刘备后,不战而降了刘琮(刘表次子)从而占了荆州,至此兵力已达约23万之众……接二连三的胜利,使曹操未能听取谋士贾诩巩固修养的建议,而决定继续攻吴……此时,在鲁肃、诸葛亮的努力下,孙、刘联盟形成,同时在周瑜等力排张昭为代表的投降主张下,10月,孙权命周瑜统率精兵3万,先与刘备会师,而后继续进发,在赤壁与曹操打了个遭遇战,使曹军受挫,退回长江北岸,隔江对峙形成……不久,周瑜利用曹操轻敌的弱点,先让大将黄盖“苦肉计”诈降,接着,在东南风大作之夜,令黄盖以前往投降为名,率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舰船,直冲曹军水寨,等曹操看见一个个火球冲来,阻止已为时已晚,加上曹军的船只均用铁链连接,无法躲避,结果霎时便一片火海……此时,孙、刘联军全线出击,一举击溃了已乱作一团的曹操大军,也击溃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梦想。接着,在孙、刘联军的穷追猛打下,曹操勉强逃回了北方……此战后不久,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
经典指数:9.5
2.桂陵、马陵之战——“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诱敌”……,智谋的精彩对决
主要相关人物:孙膑、田忌、庞涓
战国中期,魏国在李悝、吴起等贤士推行的改革下,逐渐强大起来,魏惠王继位后更是积极推行扩张政策,这当然损害了其它大国的利益,矛盾激化……公元前356年,赵国与宋结好,这引来齐惠王的不满。公元前354年,赵攻打依附魏的卫国,迫使其臣服,于是魏便以此为借口,出兵包围了赵国都邯郸……鉴于局势危急,赵遂于公元前353年向齐求援(齐、赵有同盟关系),齐王听从段干朋的建议,先只用少量兵攻魏的襄陵,牵制敌军,坐山观虎斗……其间,由于魏树敌太多,各个大国也纷纷袭扰魏国边境……在魏围邯郸一年有余后,齐见时机成熟,遂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孙膑鉴于形势,提出“批亢倒虚”、围魏救赵之策,田忌虚心接受,向魏都大梁进军……刚刚攻克邯郸的魏军见状,不得不由庞涓率主力回救,而只留少量兵力守历尽艰辛才得到的胜利果实……此时,齐军早以等候在桂陵地区,魏军由于长期征战,加上长途跋涉,面对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不仅遭到重创,连邯郸也得而复失……魏国此战惨败后,仍有相当的实力。公元前342年,魏又发兵攻“兄弟之邦”——韩国(本是“晋”根生),弱小的韩国遂向齐求救,齐王听取孙膑的建议,先口头答应救韩,待两败俱伤时再出兵……魏虽受到竭力抵抗,但仍五战五胜,此时韩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见时机成熟,遂命田忌、孙膑率军出击……魏见齐又从中作梗,恼怒之余便将兵锋转而指向齐国,魏王命太子申、庞涓领兵10万,气势汹汹向齐军杀来,孙膑见魏军虽强悍但轻敌的弱点,便佯装撤退,通过“减灶”迷惑诱敌,并在地势险阻的马陵布下了伏兵,一举击溃了魏军……庞涓兵败自杀,太子申被俘……从此,魏国开始陷入了衰落……
经典指数:10
1.柏举之战——“千里破楚、五战入郢”,击破强国的典范
主要相关人物:孙武、伍子胥、阖闾、囊瓦
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在吴王阖闾励精图治,并大胆任用伍子胥、孙武等外来人才下,渐渐成为新兴的强国,不可避免地与同是南方强国的楚国矛盾激化……早在公元前384年开始,两国接连发生了10余次战争,吴胜多负少,渐渐趋于主动地位,但骁勇善战的楚国依然相当强大……公元512年,阖闾首次提出大举攻楚,被孙武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劝阻,不过吴国高明之处在于,并不是坐等机会到来,而是主动创造机会,先是伐灭了楚国的附属小国,接着又采用伍子胥的“疲楚误楚”战略,将军队分三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不仅使楚军疲于奔命,还麻痹了对手,使其以为只是“骚扰”而已,此举实行了达6年之久……公元506年秋,楚攻蔡国,导致蔡和唐两国与吴结盟,由于两国位于楚的战略要地,所以吴便在这年冬,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等率倾国之兵3万,在两国同盟的帮助下顺利“以迂为直”地突入楚国腹地,楚军在囊瓦的率领下被动地仓促应战,两军隔汉水对峙……贪功的囊瓦不等楚将沈尹戍军到来,便擅自出击。看到渡过汉水的楚军,吴军遂采取后退诱敌,并不时以小胜挫敌士气,11月19日,吴军终于在柏举停住,列阵迎战疲惫的楚军,在阖闾弟弟夫概5千所部奋勇冲击下,大胜楚军。囊瓦弃军逃跑……楚军主力向西溃逃,吴遂实施追击,并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再次给予渡河逃命的楚军以重创……接着又追上休息的敌军残部,再破之……并与回救的沈尹戍部遭遇,经过激烈的反复拼杀,终于再大破之,楚将沈尹戍战死……至此,楚军全线崩溃,吴军便长驱直入,于11月29日,一举攻克了楚都——郢……柏举之战便以吴的辉煌胜利落下了帷幕,同时也为吴的中原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指数:10
TOP、10 芬兰战役 芬兰战役又称冬季战争,是一场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苏联最终惨胜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为结束。 此战中,苏军投入了120万军队,而芬军仅20万军队,在装备上芬军更是无法和机械化的苏军比拟;但是结局是苏军付出了近38万人的伤亡,而芬军仅十万左右;此战苏军的统帅伏罗希洛夫也被撤职,铁木辛哥崛起。此战也让德国看到了苏联的无能,从而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 TOP、9 哈尔科夫反击战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间在围绕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的行动代号为顿涅茨克行动,而苏军则称为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动,德军的反攻消灭了大约52个红军师及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 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帮助曼施坦因稳定了南方集团军群的阵地,暂时避免了东部战线崩溃,而且还替曼施坦因个人赢得了伟大统帅的名声。但从整个苏德战争的进程来看,这是德国战略上的转机,使德国南方战线稳定下来,避免了全线崩溃的局面,并使德国多苟延残喘了2年,有专家推测没有这场战役,欧洲战场在1943年便有可能结束。 TOP、8 基辅会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对德军而言,从战术上来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杰作,从战略上来看,也有很充分的理由,但是唯一的弱点就是「 ”时不我予”,尤其是德军对于冬季作战并无充分的准备。苏军西南方面军消失了,五个集团军,60余万人惨遭歼灭。 第二次基辅会战被称之为第聂伯河会战,双方出动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在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作战,作为苏德战争中其中一个代价最昂贵的军事行动,双方估计伤亡人数170万人到270万人。经过一系列战斗,德军称之为固若金汤的「 ”东方壁垒”被摧毁了,德军统帅部固守第聂伯河和以防御战斗赢得时间的所有战略计划和企图都被彻底粉碎了。 TOP、7 不列颠之战 德国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 ”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钳制并消灭英国皇家空军。于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集结了德国空军主力3个航空队和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而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德国占有2:1的优势。 至1941年5月,德军在对英国空袭作战中,损失的飞机更是超过2000架。英军损失飞机共995架。不列颠之战断送了德国空军称霸欧洲的企图,ONS-5 护航战役消灭了德国控制大西洋的念头,随着德军进攻步伐的停滞不前,胜利的天平终于开始向盟军倾斜。 TOP、6 北非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和意大利为一方,英法美为另一方的武装力量之间为争夺重要战略地区和目标,争夺北非、近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争夺殖民地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其中尤以「 ”沙漠之狐”隆美尔和「 ”沙漠之鼠”蒙哥马利的交手最为精彩。 在北非战役中,德军有18594人阵亡,3400多人失踪,13000多人被俘虏;意大利军队死伤22341人,34万人被俘虏;维希法军有1346人死亡,1997人受伤。轴心国方面共损失了800架飞机,6200门火炮,2500辆坦克,70000辆车。 盟军方面英军死亡35478人;自由法国的军队大约阵亡2000多人;美军方面2715阵亡,8978人受伤,6528人失踪。盟军方面损失了20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 TOP、5 克里木半岛战役 曼施坦因的成名作之一,这座不败的城市最终没能挡住新兴侵略者的脚步,这里曾是正教徒的骄傲、黑死病的发源地、纳西莫夫的荣誉、托尔斯泰的军营,在1942后却成为了德军入侵高加索的基地,打开了通向富饶之地-巴库油田的大门。战后曼施泰因撰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载,苏联共有90000人在克里木成为战俘。 1944年苏军发起克里木半岛反击战,德军第17集团军被彻底击溃,仅在陆上就损失10万人,其中被俘61587人,德军技术兵器几乎全部被苏军缴获。德军在1941—1942年用250天才攻占了苏军奋勇守卫的塞瓦斯托波尔,而到1944年,苏军仅在5天内就解放了该城,总共不过35天就摧毁了德军在克里木的坚固工事,粉碎了近20万人的德军集团。 TOP、4 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军与苏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参战双方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也创下两个纪录就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TOP、3 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共损失11.4万人。 诺曼底战役,是情报人员的胜利,首先龙泰斯泰特猜错了,隆美尔猜对了,使诺曼底有了一点防御,但是毕竟兵力不足,其次就算是隆美尔也没想到在诺曼底一个不是大型港口的地方,盟军用了组合港口技术迅速完成港口基建,使得盟军迅速完成登录,使得德军半渡而击计划完全失败。 TOP、2 闪击波兰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 ”闪电战”。波兰称为「 ”1939年保卫战”或「 ”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国称其为「 ”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这也是德军装甲天才古德里安的成名作之一。 1939年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3万人阵亡,13.37万人受伤,91.1万人被俘(其中,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10万人逃至邻国,而德军仅阵亡10600人,受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波兰也因此被苏联和德国瓜分…… TOP、1 闪击法国 闪击法国是二战中最辉煌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战中,德军中后期的战争天才纷纷踏上了历史的舞台,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伦德施泰特、博克、勒布等等,而且闪击法国战役,是德国钢铁洪流的一次完美结合,堪称艺术。 德国参战部队总数接近340万,盟军为330万,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但是法国拥有「 ”世界最强陆军”之称,但是在德国完美的指挥艺术和高强度的钢铁洪流面前,法国仅仅坚持了不到三个月,就被德国打败,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近200军队成为德军的俘虏。
1,俄沙揭幕
2,葡西之争
3,巴瑞之战
4,哥日之战
5,日波之战
6,德瑞之战
7,阿尼之战
8,韩德之争
9,法阿之争
10,法克争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世界十大经典战役(世界十大经典战役分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游戏资讯,敬请关注悠悠游戏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云顶手游登录不上去(云顶手游登陆不了)
云顶手游登不进?这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你值得拥有! 1、尝试更新到最新版本,通常在游戏应用商店或官方网站上可找到最新的安装包。检查账号状态:如账号存在异常,及时联系游戏客服解决。可以通过游戏内的客服系统或官方网站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客服。预防措施与建议 定期更新游戏版本:确保与服务器保持兼容,避免因版本...
2025-08-27手游传奇源码(手机传奇源码)
手游传奇怎么开服 选择服务器:性能与可靠性:选择性能稳定、可靠的服务器是关键,建议选用如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提供商。价格因素:根据预算选择合适的服务器配置。准备传奇手游源码:版本选择:根据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的传奇手游源码版本,如白日门、冰雪传奇、复古火龙等。启动手游传奇服务器 首先,你需要在电脑...
2025-08-27那兔那年那些事儿手游(那些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三季)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手游哪个阵营强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手游新手在游戏初期面临选择,三大阵营——兔子、鹰酱和毛熊,各有特色。 阵营选择对游戏进程影响深远,因此需仔细考量。 兔子阵营以坚韧的战斗力和独特的战术见长。 鹰酱阵营以高傲的态度和不俗的战斗力闻名。 毛熊阵营则以憨厚外表下隐藏的腹黑实力著称。熊阵营,熊...
2025-08-27「仙境手游ID」仙境手游掉落(仙境 手游)
《仙境传说RO手游》ID炸弹人神射手加点玩法推荐 炸弹挂机,需要用电脑模拟器,而且要能双开,脚本为3个。三转核心:10级狙击瞄准 - 5级王牌驯兽师 - 5点野性觉醒 - 10级王牌驯兽师 - 5点睡魔陷阱(根据队伍需求调整)。一转:苍鹰之眼、箭雨、鸮枭之眼、元素箭矢均加满。二转:心神凝聚、闪电冲击...
2025-08-27「神武4手游快速」神武4手游技巧
神武4手游新区如何快速上手?教学攻略有哪些? 快速上手神武4手游新区,需要了解游戏背景和世界观,选择合适的角色,并熟悉游戏界面和操作方式。提升角色实力是关键,包括修炼、技能、装备和坐骑等方面。参加日常任务、活动、组队刷副本等,以及合理使用游戏道具,可以快速提升角色实力。神武4手游平民新区攻略 选择合...
2025-08-27